所以,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。
只说让陈伯玉改天送来那几个远亲的名贴籍档,剩下的事就不用陈子昂操心了。
而且,县君好心,甚至说查查县薄上可有余田,可以给陈家亲戚分上一些。
陈子昂生性倨傲,虽说长这么大也没求过什么人,可是这回射洪县君如此帮持,也让陈大才子心中甚是感激。与县君大人热情交谈了好久,才告辞回家。
有了户籍,吴宁他们就能暂时安定下来,也就不用藏着躲着了。
呵呵,陈大才子还是想多了。
刚进自家所在的平承坊坊门,还没进家门儿呢,就见有个街坊拎着三尺彩布从身边过。
“呦,陈长史回来了啊!赶紧的,快回家吧!家里来了客人,却还出哪门子的街呦!”
“......”
陈子昂心说,他怎么知道我家里来客人了?难道吴宁他们进府的时候他看见了?
结果,迎面又走过来一个。
“陈长史才回来啊?”
“哎呀,这书香门第里出来的就是不一样,连亲戚都这么知书达礼呢!”
“......”
不对啊?陈子昂就纳闷儿了,这位也看见了?
结果又迎面来一个,“陈长史这远亲好生客气啊!”
陈子昂忍不了了,招呼都没打,急步就往家走。
结果走到门前,正撞见吴宁领着一众兄弟敲开一户邻居的院门,朝人家主人恭敬地一个长揖。
“小生是隔壁陈氏的亲侄,特来此地投亲。将来就指望射洪一方水土养育,还要仰仗各位高邻多多提携!”
说着话,递上一份小礼物,“略备薄礼,不能敬意,还望高邻笑纳!”
“......”
陈子昂远远的看着,一拍脑门儿,只觉脑仁儿直疼。
这特么真是个人才哈!
谁要摊上吴老九屁股后头那些烂事儿,恨不得打个地洞钻进去不可。
这位倒好,自己一眼没照顾到,就出了一趟门子,他就已经和左邻右舍混的顶熟了。
无语摇头,心说,这样也好,四邻都认识他了,也就省着提心吊胆地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了。
......
回到家中,把县衙之行与吴宁一说,“吴宁这个名字,你怕是不能再用了,自己想一个吧,回头我给你送到县衙落户。”
“自己想一个.....”吴宁低头沉吟了起来。
良久。
“那我就姓....‘穆’吧!”
“姓穆?”陈子昂眉头一紧,“为什么要姓穆?”
“不为什么,就姓穆,名子究!”
“穆子究?”
“穆子究....”
陈子昂猛然一震,穆子究,不就是木子九?那不就是“李九”?
陈子昂想到这里,深深地看了吴宁一眼,“好吧!”
“那他们呢?”
一听陈子昂问起几个兄弟,吴宁想都没想:“老十叫穆子期。”
吴启一听,下意识抓了一下胸口。那里挂着一块她娘留给他的玉配,上面就刻着一个“期”字。
“好,我就用这个名字了。”
“等等!”
七哥不干了,他可没看过吴启的护身符。
“我排老七,子期不应该是我吗?”
吴宁一笑,“让给老十吧!七哥你还叫‘梁栋’吧!”
“老八叫穆黎。”
“老十一叫穆杰。”
“虎子叫穆彪,就这么定了!”
......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接下来的日子反倒平淡了许多,没过几天,射洪县衙的户籍就下来了。
从此吴宁、吴启、吴黎这些名字,就只能埋在几兄弟的心里,世上再无吴氏兄弟,却多了一群穆家儿郎。
改名穆子期的吴启果然听了老九的话,埋头苦读一心科举,再不管兄弟们怎么折腾。
而现在叫了穆子究的吴宁,则是开始筹备起大唐的第一家镖局。
其实倒也简单,吴老九送了一圈小礼物就搞定了街方四邻。
对于这个外地来的少年,射洪县的居民们不但没觉得陌生,反而见他会处事,懂做人,而越来越喜欢。
自然也就没有往坏处想这几个陈家远亲,更是不在意吴老九带着兄弟们开始折腾。
......
他先是在射洪城外,紧挨着东门的位置买了一大块地,修上屋舍武场,马厩门庭,将来这就是镖局的所在地。
大伙儿都不明白,为什么要建在城外?
生意嘛,当然是往人多的地方凑,城里也不是没地方,何必弄的这么偏僻?
可是,吴宁不这么想,镖局是舞刀弄枪的地方,放在城里影响不好,将来难免会与地方添麻烦。不如就在城外,反正就在城门边儿上,往来的客商旅人也不少。
况且,吴宁曾经听他后世的好哥们儿唐奕专门和他聊过镖局,好像正经的镖局也都是建在城外面的。
至于为什么,他就不得而知了。
......
三个月后。
射洪东门外的镖局还没建完,房舍还没封顶呢,老丈人秦文远就从益州来了信,他那边已经准备妥当,只等吴宁镖局挂匾,一同出发了。
吴宁和兄弟几个一商量,如果等镖局彻底建好,那还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呢,不如先挂匾开张。
然后哥儿几个去走第一趟镖,这边就慢慢建着吧。说不定等大伙儿回来,镖局也就建好了呢。
众人并无异议。
如今老十疯了一样跟着陈子昂读书,发誓要高中入京。可是,他们这边的镖局却还没有影子,当然是心急得紧。
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,随便选了个看上去吉利的日子,请来高朋四邻见礼,吴老九把东门外诺大牌楼上的红绸一扯,镖局这就算开业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獒唐请大家收藏:(www.qbxiaoshu.com)獒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